議題介紹

⼈天⽣就有著與⼈交流的需求,若脫離了社交環境,從社會脫離的孤獨感也會隨之而來。
隨著年紀⼤了、退休等因素許多長輩與社會的接觸越來越少,也容易造成⾃我價值低落與社會的疏離感。

台灣 2025 年即將踏入超高齡社會

高齡⼈口比例不斷上升,許多子女無法每天與長輩交流或陪伴,有時忽略了長輩們也有著與⼈交流的需求,卻因年紀⼤了無法輕易⾃由活動而受到限制,若是獨居或夫妻二⼈同住,過少的社交也可能導致⾃我價值的低落。台灣社會正在高速高齡化,加上少子化導致撫養比⾃ 2012 後便持續上升。在高齡化社會中,雖然高齡者的⽣理健康已被政府長照2.0照顧,但⼼理健康仍需要透過與⼈互動和交流來得到提升。

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

聯合國在 World Population Ageing 2020 Highlights 中提到:「2020 年全球 65 歲或 65 歲以上的⼈口有 7.27 億,預計到 2050 年⼈數將超過 15 億,約占總⼈口比例的 16%。」(United Nations, 2020),也就是屆時每六⼈就有⼀⼈是高齡者,⼈口年齡結構老化儼然成為當前許多國家的重要議題。而台灣根據推估 2025 年扶老比為 29.4%,將邁入老年比率達 20% 的超高齡社會。其中我國老年⼈口年齡結構更是快速高齡化,2020 年平均每十位高齡者,就有⼀位是 85 歲以上的超高齡者。(⾏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),顯現了高齡社會已是當今我們需共同面臨的趨勢與課題。

「⾏」的需求

高齡者會因為身體功能的衰退,視⼒、聽 覺不再靈敏、肌⼒退化不再敏捷,導致⾃⾏駕駛或騎車的風險逐漸增加,109 年便有1000多件高齡者因交通事故死亡。 另外,若選擇搭乘⼤眾運輸也會遇到公車階梯不易上下、資源分配不均,鄉村地區的停靠站不多或班次少、捷運站的動線規劃與⼈群步調快速,導致移動不便或可能迷路等困難。不論⾃己駕駛或搭乘⼤眾運輸,都有⼀定的風險,這導致不僅限縮高齡者移動範圍,也進⼀步減低其出門意願,導致社會隔絕,增加⼼理孤獨感與憂鬱。

與⼈交流的需求

⼈會因為退休,減少社交圈或者因年紀⼤,身體老化後,而無法輕易⾃由活動受到限制。許多子女也無法每天與長輩交流或陪伴,有時忽略了長輩們也有著與⼈交流的需求。然而,過少的社交可能導致孤獨感增加與⾃我價值的低落。

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

聯合國在 World Population Ageing 2020 Highlights 中提到:「2020 年全球 65 歲或 65 歲以上的⼈口有 7.27 億,預計到 2050 年⼈數將超過 15 億,約占總⼈口比例的 16%。」(United Nations, 2020),也就是屆時每六⼈就有⼀⼈是高齡者,⼈口年齡結構老化儼然成為當前許多國家的重要議題。而台灣根據推估 2025 年扶老比為 29.4%,將邁入老年比率達 20% 的超高齡社會。其中我國老年⼈口年齡結構更是快速高齡化,2020 年平均每十位高齡者,就有⼀位是 85 歲以上的超高齡者。(⾏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),顯現了高齡社會已是當今我們需共同面臨的趨勢與課題。

「⾏」的需求

高齡者會因為身體功能的衰退,視⼒、聽 覺不再靈敏、肌⼒退化不再敏捷,導致⾃⾏駕駛或騎車的風險逐漸增加,109 年便有1000多件高齡者因交通事故死亡。 另外,若選擇搭乘⼤眾運輸也會遇到公車階梯不易上下、資源分配不均,鄉村地區的停靠站不多或班次少、捷運站的動線規劃與⼈群步調快速,導致移動不便或可能迷路等困難。不論⾃己駕駛或搭乘⼤眾運輸,都有⼀定的風險,這導致不僅限縮高齡者移動範圍,也進⼀步減低其出門意願,導致社會隔絕,增加⼼理孤獨感與憂鬱。

與⼈交流的需求

⼈會因為退休,減少社交圈或者因年紀⼤,身體老化後,而無法輕易⾃由活動受到限制。許多子女也無法每天與長輩交流或陪伴,有時忽略了長輩們也有著與⼈交流的需求。然而,過少的社交可能導致孤獨感增加與⾃我價值的低落。

活動回顧

手工皂製作

長輩比起沐浴乳更喜歡肥皂,並結合使用高齡者可接受的艾草和薑黃等傳統元素,讓做出來的肥皂更能貼近高齡者的需求,並在做肥皂的過程與年輕志工聊天合作完成!

活動詳情 →

手指心內畫

在畫畫的世界裡不具對錯和規則,不需要擔心失敗或成功,可以無拘無束地表達想法和自我。

活動詳情 →

水果醋茶

水果茶的製作⽅式簡單,並在課程中加入營養學的相關知識,包含各種水果的營養、 茶的知識、飲⽤時機,長輩們回家也可以⾃己嘗試喜歡的口味或和家⼈分享不同的配⽅,讓參加活動的收穫可以持續延燒~

活動詳情 →

歡迎加入~
創造社會共好

加入我們

有興趣嗎?歡迎